close

房途網的“驚喜體驗點”——在場景中設計 -網上推廣


周末體驗了一下房途網的找房,感覺整體體驗上非常不錯。與之前經常使用的口碑網相比,超出期望,存在加分項。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小的功能點:

1. 短信問房

 


2. 將房源發送到手機上

 


這兩個功能是口碑網沒有提供的,而且在房途網上也并沒得到足夠的強化,但是卻是我很驚喜且開始依賴的功能點。

為什么呢?我試圖分析了一下。

找租房信息的基本流程:
搜索或瀏覽到列表頁——研究(通過網站資料獲得基本信息)——問詢詳細信息——決策(約定看房日期)——最后決定

根據自己的經歷,建立幾個假設:
1. 通常,我們不會看到一個房源就去問詢——因為問詢花更多時間也需要準備
2. 我們會先收集一些房源,放到一個方便的地方,對比后選擇一些重點的去問詢
3. 問詢通常是電話,如果滿意后,會直接約定看房日期

房產中介網不僅僅要提供房源信息,也需要能夠更好支持用戶的“收集”以及“問詢”。如果再考慮多一些,最好能夠支持到“看房”。

想想通常的房產中介,收集,基本上是自己人肉做的,那就是抄錄到本子上,甚至發送到自己的郵箱。
但是,即使是多想一步,提供用戶收藏夾,比如口碑網,它就提供了收藏夾,便于用戶收藏房源,那又怎么樣呢?

我很少用房源收藏夾,因為:

1. 收藏的東西很容易藏起來——基本上會被遺忘掉
2. 沒有時效性:找房不像買東西,你也可以將東西收藏到收藏夾,過個把月去看,也不影響購買。基本上在找房到決定的周期會比較短,收藏夾更沒意義。
3. 即使收藏了,我也要出門看房,也不可能帶著收藏夾走,所以還是避免不了自己人肉去抄錄房源到本子上。


而,再看房途網的這兩個小功能點的設計,體現了兩點:

1. 考慮用戶當前需要做什么——

當對房子基本滿意后,用戶需要問更多信息。

怎么問呢?
方式1:打電話給房東問
方式2:等對方主動來給我講

在未經過充分對比考慮之前,打電話的門檻是很高的。一對一的實時溝通,很難讓人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時候順利完成。我以前的經歷就是撥通了房東的電話,要么就是匆匆忙忙問了一些他已經發布到網站上的信息,要么就是匆忙約時間,后來又發現看到了其他的房子,看房的約定又要取消掉。

所以,在沒有充分考慮前,短信問房,不但能夠不錯過優秀的房源,也留下的一段考慮期——決策緩沖期。而且成本為零。


2. 更考慮了用戶之后要做什么——


在獲取了更多房源信息后,若用戶滿意后,需要聯系對方以約定看房時間,然后用戶需要出門看房。
無論是哪一種行動,都意味著用戶要脫離電腦。
電腦已經不是交互的主要場景了,中介網站要考慮的是:如何在脫離電腦后,繼續支持用戶的行動?

在口碑上找房,我以前是使用傳統模式:用筆和本子,將感興趣的房源一一抄錄到本子上,并且必須包含必要的信息字段,好避免在電話聯系時詢問過多的已經發布的信息,讓房東不耐煩。所以比較耗費力氣。

用手機拍照雖然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,但是拍照后,要打電話聯系對方時,發生沖突,看照片時就不能撥打電話,所以還是需要一個筆和本子……

房途網的“將房源發布到手機上”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窘迫的境地。

發送到手機上的信息,可以“直撥”。

如此一來,若問詢后房子不靠譜或者已經租出,直接刪除短信。若可以看房,則繼續保留到短信里。
出門后聯系房東也非常方便。

所以,我們做設計的時候,若也能夠多想一步,想想用戶的使用場景是什么,甚至下一步的使用場景是什么,或許就能夠多做一些優化吧~受此啟發,故此記錄之。

原文:http://heidixie.blog.sohu.com/171287787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gepe 的頭像
    pagepe

    pagepe的部落格

    page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